(杨潇潇)传承红色文化,重游革命故土。我想分享的是来自我的家乡——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红色文化遗址:巴东县溪丘湾烈士陵园、邓玉麟将军故居和金果坪红三军旧址。
1931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,为避免敌人“围剿”,巴(巴东)归(秭归)兴(兴山)县委将伤病员转移到红三军教导第二师后方留守处——万仙洞医疗。经过18天的激战,留守处终因弹尽援绝,除2人跳崖幸存和10几名妇女儿童被释放外,其余200余名红军指战员,壮烈牺牲。为纪念在万仙洞惨案中牺牲的200多位革命烈士和1949年在白湾战斗中牺牲的8位革命烈士,1958年,巴东县委、县政府在溪丘湾乡天池岭村修建革命烈士陵园,立碑缅怀先烈。贺龙元帅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了“革命烈士的业绩永远鼓舞着谈球吧官网前进”的碑文。
邓玉麟于1950年底在镇反运动中被捕,次年春以“组织反革命暴动”的罪名被处决。1950年底在镇反运动中被捕,次年春以“组织反革命暴动”的罪名被处决。1982年7月湖北省高等人民法院宣布无罪平反,恢复辛亥革命人士的荣誉。2005年10月,巴东县斥资重修邓玉麟将军碑墓。邓玉麟将军碑墓修建于1983年,墓址位于其家乡野三关镇石桥坪村,是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。
金果坪红三军旧址位于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,由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局旧址、贺龙旧居及红三军军部旧址组成。1928年12月至1932年5月,贺龙九次到巴东,五次在该旧址办公住宿,特别是1933年2月至1933年6月,红三军军部设于该处,贺龙、关向应、夏曦等在这里领导革命,创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。旧址对研究鄂西地区和红三军的革命斗争史,具有重要的价值。
红色革命故土记载着这片土地上先辈们当年的英雄事迹,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了无限希望,而这份热情也伴随着故土而流传下来,凝聚在谈球吧身上。党的一百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,谈球吧新时代青年愿意秉承着这份热情,追随先烈之辉煌,瞻仰先烈之音容,承继先烈之精神。